浮世絵EDO-LIFE 福袋「大繁盛!寺と神社はエンタメスポット」(熱鬧非凡!江戶寺廟與神社的娛樂魅力)Part.1 相撲


江戶子民熱血沸騰的激烈競技——相撲!

江戶時代大流行的「富籤」,也就是現在的彩券。這場騷動,難道是有人中了高額獎金!?

然後這邊是什麼?手腳超長的東西——這是模仿人類製作的「生人形」,一種表演展示

這些受歡迎的活動,在江戶時代都集中在寺院和神社舉行。寺院和神社是人潮聚集的地方,活動熱鬧非凡,是當時的娛樂中心




說到江戶的娛樂街區,像是上野、淺草、兩國都很有名,而這些地方一定都有寺院或神社,例如上野有大家熟知的「寬永寺」、淺草有「淺草寺」、而在兩國則有「回向院」,是江戶時代前期建造的,當時就已經很有名的寺院




而且回向院旁邊就是交通要衝「兩國橋」。橋上好多人,還有騎馬的人,拿著長棍的人也有耶,是大名行列!


在箭樓上面有太鼓,是「寄せ(召集)太鼓」,用來通知大家「今天有相撲比賽喔」的信號,從清晨開始就在箭樓上敲響




箭樓下方的人群中,有搭乘轎子前來的力士,也有蕎麥麵店的外送店員,這個分量,是外送到相撲茶屋的

這建築好大啊,這就是江戶時代的『回向院』入口


相撲原本是在江戶各地的寺廟和神社舉行,但到了江戶後期,就只在「回向院」舉辦。發現人群中力士了!果然好壯啊,被一群粉絲包圍,簡直是大明星!


這邊是「札場」,也就是現在的售票處,票價是每人 200 文到 500 文左右,相當於當時職人半天到一天的工資,並且清晨開始就有這麼多人等待購票入場



正在比賽的是有名的力士,右邊是以怪力聞名、隸屬南部藩的第九代橫綱,左邊是隸屬阿波藩的大關,兩人是為了各自藩的榮譽而戰。現在的大相撲也會介紹選手是來自哪個縣,據說是從江戶時代留下來的傳統



觀眾人數也太多了吧!一樓的「土間席」就有三千人,上方的「桟敷席」也有一千多人,總共大約四千人。後面那區,觀眾的頭擠得密密麻麻

這是爬上梯子向桟敷席觀眾致意的力士



而且大家都上半身赤裸,伸出手臂——其實啊,觀眾會把自己的和服脫下來丟出去,然後由專門的工作人員撿回來還給他們。在這個過程中,觀眾會給對方「祝儀」作為謝禮,有專門負責這項工作的人員喔。不過也有人不給祝儀,就這樣赤裸著身體回家了……如果是現在的話,可能會出大事吧!

相撲原本是武士鍛鍊身體的一種方式,但到了江戶時代,就變成庶民觀賞、享受的娛樂活動了。因為相撲發生了重大變革——可以說是一場「相撲革命」!

相撲革命第一項:土俵的發明

沒錯,江戶時代以前的相撲是這樣的——沒有土俵,力士是被人群圍著比賽的。只要把對手推出人群或摔倒在地就算贏,所以勝負常常不清不楚,而且人群會移動,場地大小也會變,有時甚至可以耍些小手段,因此才設置了土俵,規定只要被推出俵外就算輸,讓規則更明確

土俵的俵是雙層的,內外圈之間鋪了沙子,這樣就能清楚判定勝負

相撲革命第二項:設立勝負審判制度

那邊有裁判吧?如果對行司(主裁判)的判定有異議,勝負審判就會提出「物言い」(異議)。採用多雙眼睛來公平判斷,現在也還有這制度

相撲革命第三項:新招式不斷誕生。

例如「寄り切り」(頂住對手推出土俵)、「うっちゃり」(在土俵邊緊急反轉對手)等等,都是這時期出現的新技

而且還誕生了許多明星力士,像是雲龍、陣幕、不知火,還有雲龍型、不知火型的土俵入場儀式!新明星、新技法,勝負也更清楚,這場相撲革命讓相撲成為超受歡迎的娛樂活動!

「勸進」是指為了寺廟的修繕與維持而募集捐款,相撲的部分收入會繳納給寺院,所以可以說是一種為寺院舉辦的慈善活動。舉辦相撲比賽需要幕府的許可,但回向院就是以「勸進」的名義獲得了許可。據說當時一場為期十天的比賽,營收可達約兩千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