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戶時代中期,幕府鼓勵絹的生產,加賀、美濃等地的木絲與絹織品產業因此蓬勃發展,而這背後,也有算術的力量在支撐
嗯,看起來人好多呢,這裡是農民們正在製作絹的場景。
「今年蠶收得不錯呢,而且蠶絲又白又亮,應該能賣個好價錢。」
「但還是得有足夠的重量,才能維持生活啊。」
「嗯嗯,大家都幹勁十足呢!」
沒錯,為了賺錢,必須運用算術來精密計算成本
首先是材料費——這些小小黑黑的顆粒就是原料,是剛孵化出來的蠶寶寶,蠶卵通常是向商人購買的
接下來是另一種原料,是桑葉,是蠶的食物。桑樹雖然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但如果不夠用,就得向外購買
接著是設備投資費。這裡是在煮蠶繭的地方,細細的絲線正在抽出來,需要準備鍋子和捲線的裝置
這是叫做「揚返器」的機器,一邊讓絲線乾燥,一邊將它們整合起來
還有「織機」的設備。要準備這麼多器具,成本真的不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