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埼玉縣立歷史與民俗博物館「國寶太刀‧短刀公開」特別展,正在展出日本國寶短刀‧謙信景光,排行程時看了一下由上野到位在埼玉縣大宮的大宮公園內的縣立歷史與民俗博物館車程大約40分,可以安排一個大約兩小時多的速攻行程,剛好趕上展出的最後一天3月2號前來看展。
門票只收300円,只要這樣的費用就能見到日本國寶短刀,有夠便宜
一些與刀劍亂舞的謙信景光有關聯的展示物
謙信景光的展示室外的特設看板,不過個人不是很喜歡御伴散步系列的表情
戰國時期,謙信景光離開被奉納的秩父神社,流傳到了越後國大名上杉謙信的手中,成為謙信公的愛刀,在上杉謙信去世後便一直是上杉家所藏,在上杉家度過了近370多年的時光。
二戰後上杉家讓渡給實業家岡野多郎松先生。昭和二十七年(1952年)被文部省指定為重要文化財,昭和三十一年(1956年)被指定為新國寶。平成五年(1993年)被轉讓給埼玉縣政府,目前存放於埼玉縣立歷史與民俗博物館。
刀背刻有梵文「Kiriku 」,代表大威德明王
同時展示的國寶太刀‧銘景光 景政
刀工是備前長船派的景光、景政。這把太刀是武藏國秩父郡出身的武士——大河原時基,於獲得的新領地播磨國宍粟郡三方西所委託製作,並於嘉曆四年(1329年)奉納給同國的廣峯神社。這把刀具備細緻的小板目肌理與呈現「亂映」現象的地鐵,充分展現出長船派的風格,是一件格調高雅、完成度極高的名品。此外,由於刀上所刻銘文能夠揭示其製作背景,因此也具備極高的歷史資料價值。
同時展示折紙,相當於刀劍的鑑定書
來看國寶短刀‧謙信景光的參觀者很少,通常熱門展在展期最後一天人會滿多的,看來謙信景光的人氣不高,不過還是能感受到在謙信景光展示櫃周圍的全是嬸嬸。
一開始就打算快閃看刀,不打算看常設展,不過常設展展出一部分埼玉的古墳時代集落出土的埴輪,稍微看了下埴輪。這個馬的埴輪作的好可愛,而且有屁股洞,好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