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曜美術館「熊野 聖なる謎 ~神の像・神の宝~」(熊野 神聖的謎團 ~神之像・神之寶~)

斷崖絕壁上的巨石「琴引岩」,傳說是熊野三山眾神靈最初降臨之聖地,受人們信仰,是神倉神社供奉的御神體。


熊野速玉大社每年10月15、16日的例大祭,在白色的布幔中被帶出來的,是熊野速玉大社的主神熊野速玉大神,直接目視神明是絕對不允許的,因此包圍在布幔中。

熊野速玉大神平常在的本殿,一年一度離開御本殿的時機是例大祭時,前往熊野川,見證在川中的御船島舉辦的御船祭。


日本國寶‧熊野速玉大神坐像‧平安時代。


與相當於是熊野速玉大神之后的女神,日本國寶‧夫須美大神坐像‧平安時代


搭上御神輿,前往觀看男眾們圍繞熊野川中的御船島舉辦的御船祭的夫須美大神。

本來安置在熊野速玉大社御本殿第一殿與第二殿的熊野速玉大神坐像與夫須美大神坐像,即使是速玉大社的宮司,一年也只有兩次機會得以進入御本殿接觸。進入御本殿時,必然是在戴上神事用的覆面與白手套、口含具有清潔身心效用的梛の葉,盡量屏氣凝神地為兩柱大神清潔,清潔時宮司能看到的坐像,如上圖在一片黑漆中。

兩尊神像完成於平安時代初期,九世紀左右,佛教漸次與日本的神道思想融合,本來看不到形體的神開始有了人之姿,速玉大神身著身分高的人配戴的頭冠與裝束。


在熊野本宮大社,熊野速玉大神(藥師如來)與夫須美大神(千手觀音)是作為本宮大社主祭神的父神與母神被崇敬,本宮大社的主祭神是御子神·家津御子大神(阿彌陀如來),是熊野速玉大神與夫須美大神之子。

熊野那智大社的主祭神是夫須美大神,主掌人與人之間的結緣,熊野速玉大神與家津御子大神一併被祭祀。

崇敬並祭祀相同的三柱神的熊野本宮大社、熊野那智大社、熊野速玉大社,是在平安時代後期結為「熊野三山」,不分身分、地位、男女,被認為是「日本第一靈驗所」,興起了貴族、上皇、庶民間的熊野參拜熱潮。


室町時代奉納給熊野速玉大社的,熊野速玉大神的玉珮、夫須美大神的彩繪檜扇。熊野速玉大社收藏有一千多件御神寶,其中過半數是在室町時代初期1390年,由當時的天皇與上皇,以及將軍足利義滿奉納。



同樣奉納給熊野速玉大社的夫須美大神的桐唐草蒔繪手箱,箱中放的是給夫須美大神使用的化妝道具。

室町時代製作的拔毛夾,與現今拔毛夾的造型沒有多少改變。


蒔繪櫛箱,與箱中的大量梳子,可以感受到室町時代,木梳是一種消耗品。



粉盒與眉筆,某個粉盒到現在裡面還有白粉。

在神有了人的姿態後,認為被祭祀在社殿中,等同神明在社殿生活,為了讓神的生活不要有任何不便,製作各種神明生活中會使用的道具奉納給神明,讓神明不至於為了日常生活感到困擾。速玉大社收藏的御神寶總數量是熊野三山中最多的,超過一千件。另外二社雖然也有各自收到奉納的御神寶,但數量不及速玉大社。

日本國寶‧唐衣‧緯白小葵文浮織‧室町時代

奉納給神明的除了生活道具外,還有衣物,大約有七十件流傳到現在。這件是貴族女性的正裝‧唐衣(からぎぬ)


日本國寶‧衵‧香雲立涌文固綾‧室町時代

衵(あこめ)是穿在上著外衣與肌著內衣中間的衣物。精緻的雲湧紋樣,似乎是取材自平安時代的源氏物語。

御神寶是奉納給神明的,除了素材選用當時最好的原料外,工藝也使盡當時最高技術,是凝縮當時最出色的職人智慧的工藝品。

約1500萬年前,熊野地區發生了巨大的火山噴發。噴發的火山導致地面坍塌,形成了熊野破火山口,火山灰和岩漿硬化,沿其南緣形成弧狀火成岩脈。這些火山活動遺跡被稱為古座川弧狀岩脈,在許多地方裸露出火山遺跡,巨大岩壁矗立,讓人震驚到無法言喻。這樣的天然奇景使得崇敬自然的日本人認為熊野是神明與精靈降臨居住的聖地。


日本國寶‧插頭華‧室町時代

插在髮中或頭冠的飾品御神寶,絹絲與布的造型展現植物的生命力。奉納有生命力的物品,也有希望藉此祈求神明獲得源源不絕的能量,庇佑信眾與土地的安泰的想法。



夫須美大神坐像的袖口前,有一個刻意沒有磨平的樹的木節,能雕刻出如此大一尊坐像的原木,被砍伐前一定被認為是靈木或神木,既然是有神力的巨樹,刻意不磨平木節,讓靈木的靈力與神明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