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日本風土記「東海道 城下町の旅|水口名物 干瓢」

 

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拾三次之内 水口 名物干瓢》

製作干瓢始於豐臣秀吉時代,當時的城主長束正家下令農民製作干瓢作為保存食。



畫面中的主角干瓢,是採收自別名「夕顔の実」的瓠瓜,因為最初長出來的瓠瓜一定會倒在地上,必須手動立起來,才會長成白白圓圓胖胖的瓠瓜。在直徑30公分、重約15公斤時採收。





用機器刨成適當厚度的長條,日曬兩天後成為可以食用的干瓢。滋賀縣水口附近大約還有14戶農家在製作干瓢。以前滋賀縣水口一帶每戶農家都會製作自家用的干瓢,但不意外的干瓢農家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