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禁止拍照的東大寺大佛。看到東大寺大佛時,滿是想著「終於來到火之鳥鳳凰篇的背景舞台了!」沒錯,又是一次阿宅的聖地巡禮。從初看火之鳥鳳凰篇漫畫,到實際拜訪東大寺,時間好長的一段路。
大佛鑄造於距今1300年前的奈良時代,不僅是一個繁華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相繼遭受政變、乾旱、飢荒、地震、流行性瘟疫的慘淡時代;火之鳥鳳凰篇是作者手塚治虫藉當時背景,嘲諷當政者只知搜刮民脂民膏建大佛鞏固政權,不將錢財布施於民間救濟。今日所見的東大寺大佛殿是花費25年,於1709年江戶幕府六代將軍德川家宣時完成重建,光是鑄佛就用了8年,重建後的規模只有先前的3分之2。
東大寺的盧舍那大佛,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莊嚴感。東大寺由信奉佛教的聖武天皇興建於728年,因為建在首都平城京以東而得名,另外有西大寺相對應。奈良公園內的東大寺、興福寺、春日大社及春日山原始林,同為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都奈良的文化財」一部分。
盧舍那大佛兩旁的如意輪觀音與虛空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在眾多菩薩中專主智慧、功德和財富。因其智慧、功德、財富如虛空一樣廣闊無邊,並能如願滿足世人的需求,使眾生獲得無窮利益,故有此名。如意輪觀音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之一,持如意金輪與如意寶珠,意為廣施有情,大轉法輪,破除煩惱,成就菩提,並能使眾生滿足願望,加速修行。
東大寺人氣的鑽洞體驗,傳言只要能鑽過,就可以無病息災、事業順遂,是東大寺著名的體驗風景。接近關門時間,這個小洞前完全沒人。
日落後的東大寺與奈良公園,真正安靜了下來。路上趁著其他觀光客在餵母鹿時,摸了一下鹿毛,雨後只有外層微濕,撥水性真好。
奈良商店街上被迫披上蜜蜂包巾、打工賣蜂蜜的小鹿。
在一個小巷中的中川政七本店,真的太巷子內了,從奈良商店街走來,越走越沒人、越走越遠離熱鬧範圍。最初是江戶時代享保年間開始經商的布批發商,經營至今改變業態成為銷售食器、布製品、雜貨等。
奈良商店街內能見到應用在各處的鹿的圖案。
晚餐買了快十年沒吃的柿葉壽司回味,很久很久以前曾經在京都車站八条口附近的店,買過一次試味道,押壽司的醋味比較重,搭配鹽及醋調味過的魚料偏清甜,為了便於保存、吃不太到魚的鮮味,沒辦法說喜歡。
晚上又藉著搭近鐵回京都,終點站在京都車站的契機,再到中村藤吉,焙茶冰淇淋與焙茶凍、加點抹茶拿鐵的組合。
到京都車站前站站外看看站體和正面入口。
看這說明指引,清水寺真是京都觀光第一品牌、唯一指定,必去不可。
日本個人或家庭經營的理髮店使用的全理連(全国理容生活衛生同業組合連合会)招牌。
京都街頭常見的政策宣導海報櫥窗,看著以常被人類食用的雞、作為宣導食物零浪費海報角色,又莫名又好笑。